365体育博彩:攀枝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7年计划的报告
www.maomin.org 发布时间:2007-03-09 来源:办公室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2007年2月4日在攀枝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章忠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攀枝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7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是我市“十一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组织和动员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以“百亿工程”、“项目推动年”和“双创”工作为抓手,加快体制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深化结构调整,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双丰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圆满完成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90.07亿元,同比增长14.7%,高于计划目标0.7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43亿元,增长28.8%,高于计划目标12.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31亿元,增长30.2%,高于计划目标19.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04亿元,增长14.6%,高于计划目标2.6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26元,增长12.1%,高于计划目标1.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01元,达到3864元,增长11.6%,高于计划目标0.6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4.4%,控制在4.5%的计划目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4.5‰,低于7‰的计划目标。
(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总产量22.33万吨,增长1.1%;经济作物增产增效,蔬菜、特色水果产量分别达46.3万吨、8.78万吨,增长10.6%和24.6%,优质烤烟稳定增长,种植面积10.8万亩,同比增长40.4%,全年烤烟产量25.2万担,同比增长24%;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牲畜出栏率提高,肉类总产量达7万吨,增长9.8%;水产品总产量突破1万吨,增长15.9%。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3.01亿元,增长5.9%。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农业投入2.46亿元,完成农村户用沼气1万口和烟水配套小水窖建设3.5万口,改造中低产田土7.2万亩、高标准农田1.27万亩,高堰沟水库主体工程全面完成,新增小桐子生物柴油原料林造林1.5万亩,农村人饮解困工程,盐边、米易部分农村无电村用电问题等惠民工程按期完成。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重点集镇建设规划,盐边县渔门镇供水及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集镇建设规划并开始实施。
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编制完成省级试点村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和11个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新建1000亩芒果示范基地、整治山坪塘以及新建芒果产业技术培训中心等试点项目顺利实施,投资6000余万元的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启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粮食直补及综合直补、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共计6000余万元全部兑现。劳务经济蓬勃发展,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亿元,增长18.7%。
(二)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工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突破。钒钛、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以攀钢18万吨高钛渣一期工程、卓越4400吨五氧化二钒、德铭化工350吨草酸钴、源丰1.6万吨四氯化钛、欣宇15万吨离子膜烧碱、三羊制钛5000吨海绵钛等一批钒钛、化工项目建设为代表,在进一步巩固壮大钒产业的同时,突破了制约我市全流程钛产业的关键产业链技术,钛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全流程钛工业基地初显雏形。钢铁产业进一步优化,白马铁矿一期和钢企120万吨球团建成投产,攀钢新3号高炉提钒转炉改造、老转炉除尘改造、百米重轨等一批技改项目竣工。能源建设稳步推进,攀煤2×13.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攀钢余热发电1号机组5.5万千瓦、石峡电站3万千瓦等项目竣工投产,米易城南电站、乌龟石电站、盐水河电站正式启动,观音岩、桐子林电站、华电2×6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等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推进,清洁能源、循环型能源比率快速提高,煤矿深部勘探工作取得进展,新探明煤炭资源储量9.2亿吨。全市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8.60亿元,增长1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6.20亿元,增长18.1%。
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钒钛资源开发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顺利开展,钒基贮氢合金的制备与开发通过了项目鉴定,钒钛铌多元合金高铬耐磨铸钢开发研究、四氯化钛新型氯化装置热态中试继续推进,密闭电炉冶炼酸溶性钛渣实现产业化,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新流程攻关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73.90亿元,增长28.5%,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7.9%,同比提高1.66个百分点。
工业园区和县(区)属工业快速发展。以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为代表的一批工业集聚区快速崛起,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成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又一支生力军和重要支撑,其中钒钛产业园区入住企业达54户,投产企业24户,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增长72.7%。以民营工业为主的县(区)属工业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三)“项目推动年”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8亿元,增长13.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5.96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5.48亿元,增长47.1%。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分别完成55.23亿元和42.76亿元,分别占投资总额的44.8%和34.7%。国有、民间投资分别占投资总额的58.2%和41.8%,其中民间投资增速达到106.4%,远远高于国有投资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呈高速增长态势,完成投资15.90亿元,增长67.6%。投资率逐步提高,首次突破40%,达到41%。
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西攀、攀田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加快,攀丽、攀昭铁路前期工作全面展开,二级路网建设稳步推进,国道108线迤沙拉至平地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省道310线李家沟至和爱段改造工程进展顺利,炳二区、炳三区建设全面启动。政府加大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力度,机场5号排洪沟安全隐患整治工程全面完成,五摩路、陶花路开工建设。
项目储备工作进一步加强。通过落实“项目推动年”各项措施,加大项目工作力度,不仅推动了全市投资的快速增长,也储备了一批关系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建设项目,为今后的发展增强了后劲。
(四)服务业平稳发展,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2.47亿元,增长9.9%。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旅游基础设施和环境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57万人次,增长52.3%;完成旅游总收入18.15亿元,增长73.7%。随着国美电器、摩尔百盛等国内知名现代流通企业相继入驻我市,零售业市场活跃,消费旺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川云西路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和检测检验系统通过省发改委验收,川云西路和米易绿生农产品批发市场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77.29万平方米、增长51%,竣工面积64.34万平方米、增长5.27%,销售房屋面积92.09万平方米、增长25.2%。市场物价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1。金融业运行平稳,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3.91亿元,比年初增长17.9%;各项贷款余额211.33亿元,比年初增长19.7%。
(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取得实效
以投资体制、财政管理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为重点的政府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以科、教、文、卫和公用行业为重点的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煤气、水利、兽医、环卫和工程勘察设计等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开展,国企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等积极向前稳妥推进。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密切与周边地区的协作,与凉山、楚雄、丽江等市(州)政府签订了365体育博彩:构建攀西地区区域协作机制的框架协议;组织参加湖南、湖北招商考察、“西博会”、“昆交会”和“9+2”经贸洽谈会等招商引资活动。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34.29亿元,增长136.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0亿元的168%;民营经济活力迸发,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全年完成增加值83.42亿元,增长21.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8.8%,比去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3036万美元,同比下降23.8%,其中出口总额14075万美元,增长5.3%,进口总额8961万美元,下降46.8%。
(六)“双创”工作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迈出坚实步伐。通过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和对农贸市场、交通秩序、市容市貌、食品卫生、除“四害”等进行专项整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复查。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方位推进污染治理,重点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全年共实施限期治理项目96项,投资3.46亿元,削减二氧化硫5吨,削减烟、粉尘2.75万吨;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优良率达到80.7%,较2005年同期提高26.8个百分点,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域水质标准;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和荒山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体系进一步完善。
(七)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强化科技支撑,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钒钛等重点产业关键瓶颈技术攻关取得新的突破,农业科技继续推进,高新技术及成果的产业化取得新的进展。对外科技合作广泛开展,成功举办“2006·四川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和“2006中国·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学术研讨大会”。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成效,开始筹建国家钒钛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成功将攀枝花市高钛型高炉渣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攀枝花学院钒钛材料工程中心升级为省级工程中心,新建德胜集团焦化制品、白云铸造厂合金材料制品及铸造加工等市级工程中心。
教育事业得到加强。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中央在攀企业及下放企业办中小学50所全部顺利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基础教育不断巩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普通高考取得好成绩,首次培养出全省文科状元。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攀枝花学院工业实验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全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两免一补”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投入3511.4万元,免学杂费、免书本费和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学生分别达到192339人次、166359人次和21045人次。
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仁和、米易15个乡镇卫生院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米易、盐边两县先后开展,卫生执法监督能力全面提升。攀枝花影城二期工程全面开工、攀枝花艺术大厦竣工并投入使用,体育、广播电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能力提高。
(八)社会保障能力增强,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1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控制目标。社会保障能力增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市低保对象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提高了城市低保标准,养老金发放8.41亿元,增长14%。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清偿拖欠农民工工资953.97万元。社会救助广泛展开,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完成扶贫项目229个,投入扶贫资金8045万元,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龙箐花园、东风景绣等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加快,完成投资4.6亿元,建设面积达到39万平方米,解决了一批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积极实施宝鼎采空区、沉陷区治理和矿山棚户区改造、异地安置工程。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的来看,去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结构性矛盾还未根本缓解,节能降耗任务还十分艰巨,生产要素制约明显,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构建和谐攀枝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07年,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发展经济、促进和谐,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双创”工作为重点,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节能降耗,统筹城乡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5%,力争达到14.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第二产业增长16%(其中工业增长17%),第三产业增长11%。这样安排主要考虑到:一是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仍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经济发展将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表明经济发展将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将有所放缓。二是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三是分析今年的增长因素,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一方面,“项目推动年”的一批重大项目将在今年发挥效益,工业园区和县(区)属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是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占我市工业总量60%的大型国有企业增量十分有限,同时考虑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实现更高的增长速度有一定的难度。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这样安排主要考虑到:一是国家在进一步加大对土地、信贷和市场准入调控力度的同时,还提高了环境和安全的准入标准,新上项目难度增大。二是从长期发展看,也需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适度增长。三是“项目推动年”储备了一大批项目,大部分将在今年付诸实施,全年投资仍将保持一定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这样安排主要考虑到:今年国家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重点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努力提高农民和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增长。同时,随着我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住房、餐饮娱乐等消费热点的持续升温以及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居民消费将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这样安排主要考虑到:一是国家非常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并将其作为考核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性指标,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分解落实任务,抓好此项工作。二是去年我市能耗指标虽然有所下降,但任务仍然很重,压力很大,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充分挖掘潜力,努力降低能耗。三是随着循环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全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我们能够在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实现一定程度的节能降耗。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这样安排主要考虑到:一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国家将进一步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和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低收入者比重,特别是采取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等措施来稳定农民收益,促进共同富裕。二是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三是2006年我市相继制定出台了一些促进居民增收的富民政策,其增收效应在今年将进一步显现。
——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00人,其中“4045”救助对象再就业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这样安排主要考虑到:一是今年国家仍将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完善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二是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市服务业将面临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旅游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会吸纳365体育滚球:的劳动者就业。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这样安排主要考虑到: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人口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特别是近年来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综合治理,构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与管理,我市人口增长率已逐步下降,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是可行的。
实现以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着力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快发展优质稻、优质特色水果、优质烤烟、无公害蔬菜、畜牧水产等种养殖业,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实施品牌化战略,树立攀枝花南亚热带特色水果的品牌形象,扩大鲜食豌胡豆、鲜食玉米等菜用粮的种植面积,优质烤烟保持稳定发展。搞好小桐子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等一批工程建设。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狠抓农业招商引资,充分利用我市农业资源优势,精心包装项目,争取有大的农业开发、加工项目在攀枝花落户。
加大农业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大竹河一期工程,搞好病险水库整治和安宁河堤整治,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节水灌溉等“六小工程”和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3.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新建1.1万户农村沼气池。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新建2个乡(镇)和42个行政村通油路282公里。全面推进东区、西区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完成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20个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和171个村级宣传文化中心建设。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改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农村社保医保覆盖面,整体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年实现劳动力转移8万人。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确保完成攀枝花农村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继续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围绕钒钛、钢铁、能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增强支柱产业支撑能力。确保钢企15万吨离子膜烧碱、源丰公司1.6万吨四氯化钛、三羊制钛5000吨海绵钛、大地环业新型干法水泥等项目按时竣工投产;加快推进德胜集团、中禾实业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紫东钛科技公司4万吨钛白粉、二滩矿产品开发公司4万吨钛白粉、乌龟石水电站等项目建设;争取白马铁矿二期、钢企公司5000吨海绵钛、蜀峰钛业公司4万吨钛白粉、桐子林水电站、藤桥河流域水电开发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做好攀宏公司钒制品生产线扩能、观音岩水电站、金沙、银江水电站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煤炭资源深部勘探,大力推进全市煤炭资源整合。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产业链横向整合、纵向延伸和侧向带动,重点改进钒钛、钢铁、电冶化工产业前端初级产品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结构,节约利用资源,促进环境友好;加快中端产品产业链的联合和延伸,抓好东泰公司精密带钢及真空镀膜系列产品、白云铸造高强度铸件等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以钒钛、钢铁、电冶化工材料为基础的相互关联的加工制造产业集群;加速高科技钒钛新材料、新产品产业化步伐,力争突破四氯化钛、直接还原新流程等关键产业链瓶颈,引导钒钛产业向纵深发展。
加强工业经济载体建设。采取有力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搞好服务,促进大企业加快发展,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群体。搞好以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西区民营经济示范区、安宁、白马、新九工矿区、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园区承载大项目、大企业和大产业的能力。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工业集聚发展、循环发展。加快“百亿工程”推进速度,早日将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打造成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工业园区,着力培育钢城企业总公司成为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的企业,大力支持攀钢发展成为营业收入超450亿元企业,同时,扩张6户“20-50亿企业”和培育6户“10-20亿元企业”,不断扩大规模以上企业集群。
加强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工作。做好资金、能源、运输的统筹协调,努力缓解生产要素紧张的矛盾。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发展活力。
(三)发挥消费拉动作用,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坚持大旅游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促进和带动作用,重点打造“中国西部阳光温泉度假之旅、大裂谷奇异风光之旅、大三线工业探秘之旅、川滇民族风光之旅”四大旅游特色品牌,全面打造冬季旅游胜地。积极创新设计和开发旅游商品。加大旅游宣传力度,进一步拓展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巩固和发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做大做强旅游总量,力争实现旅游收入增长39%。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优化整合各类市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流通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有特色、上规模、辐射力较强的大市场,加快建设攀西烟草物流中心、市粮食物流中心、川云西路国家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农村现代商品流通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民消费。培育和壮大文化娱乐、职业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社区服务等新的增长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规范发展中介服务,进一步开拓以科技、审计、会计、建筑工程咨询、法律咨询为重点的中介服务领域。
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房地产政策,按照我市住房发展规划目标要求,科学规划布局,搞好土地供应,适度扩张住房建设规模,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经济适用房建设比重,逐步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问题,重点搞好五十一片区攀钢经济适用房、清香坪经济适用房、攀煤搬迁安置小区等住房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保持适度投资规模,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优化投资结构。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控制高耗能、高污染、技术落后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投资要重点向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城建、交通、能源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以及循环经济项目,各项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等六大领域倾斜。
搞好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执行项目推动的投资专项监督考察制度、重点建设项目协调会议制度、市级领导项目责任制度和项目情况通报制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切实帮助项目业主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重大工程项目按期完成建设任务,重点抓好西攀、攀田高速公路,世行贷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滨江大道上段、炳仁路后段、炳三区、炳二区道路,法垭路、仁拉路、柏观路以及通乡公路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迤资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和二石线二回路输变电工程,积极推进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马店河铁路货场建设。对具备条件的新开工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形成有效投资。扎实做好一批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完成丽江-攀枝花-昭通铁路的预可研报告,开展丽江-攀枝花高速公路、攀枝花经宜宾至重庆的高等级公路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加大重大项目储备力度,增强投资增长后劲。落实好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用好“绿色通道”制度,及时解决项目报批、用地、移民、拆迁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对重大项目实施规范化管理和跟踪落实,力争一批重点项目年内竣工并发挥效益。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研究和把握国家、全省投资方向,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365体育滚球: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国投公司的筹融资功能,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用好民间资金。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是提高政府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对项目审批、设计、概预算、施工、招投标和资金使用等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确保政府投资的产出效益。
(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继续落实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规范执法行为,让民营经济在更宽松的环境中发展。注重产业引导,鼓励和支持现有民营企业围绕延伸钢铁、钒钛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拓宽民营经济在第三产业中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民营物流企业以及知识、信息等中介服务业。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力争在去年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突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注重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六)继续抓好“双创”工作,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工业污染源治理为重点,加强督查,确保工业废水、粉尘、烟尘排放总量有所下降。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大渡口、清香坪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有效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建筑施工扬尘和噪声扰民、汽车运输抛洒污染,加大清洁汽车使用推广力度,在液化天然气替代汽油示范的基础上,力争在出租车、公交车全面推广使用液化天然气。抓好日常监管,改善和提高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城市空气优良率保持在80%以上,实现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认真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整治和金沙江、雅砻江流域(攀枝花境内)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促进保护区建设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扎实推进“创卫”工作。深入巩固“省检”成果,加强“创卫”督导,落实目标责任制,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市民卫生素质,继续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十乱”、农贸市场、交通秩序和废品收购点、食品卫生和“五小”行业“十大”专项整治为重点,加强城市卫生监督和管理,改善城市形象,确保建成国家级卫生城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以工业节能为重点,着力抓好钢企公司、恒鼎煤焦化公司等11户被列为全省200户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年度节能目标任务。继续抓好国家、省、市三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园区的试点工作,重点抓好德胜集团煤焦油、机制苯、煤气发电的煤化工综合利用,德铭化工硫酸弃渣有色金属、铁精矿综合回收利用等一批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引导365体育滚球:各类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广节能节约型建材和建筑。大力发展循环型、节约型农业,继续开展农村沼气建设,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耕地保护,推进集约用地。加强宣传,大力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和良好社会风气,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公用企事业属地化管理,建立健全人、财、物和责权利相统一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抓好农科院、市属专业艺术团体、广播电视、水管体制、公共交通、动物检疫、建筑勘察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推进市路桥总公司、市通力公司等市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妥善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遗留问题。抓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体制。积极推进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农村林权制度改革试点。
努力提高开放水平,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明确责任,分解任务,狠抓落实,依托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增强招商引资实效,着力谋划好重大利用外资项目,重点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争取吸引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大企业来我市投资兴业,力促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密切与周边市州、长江沿岸中心城市、成都经济协作区的交流与合作,在365体育滚球:更广的领域加强沟通与协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
(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大力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人才。努力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瞄准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强科技攻关,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特色农业和现代特色中药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实施人才战略,建设好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产学研联盟的形成和建立,不断提高钒钛、化工等支柱产业的竞争力。
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卫生、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体系。重点投向农村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抓紧实施盐边县11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和米易县人民医院病区搬迁,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途径,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米易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改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条件。
抓好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攀枝花大剧院建设前期工作,发展文化产业,挖掘移民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促进旅游文化发展。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扩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面。搞好攀枝花学院游泳馆、仁和区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发展体育产业。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合力。
(九)切实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努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坚持创业扶持与就业援助并重,落实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措施,重点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再就业问题,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学生就业、复员转业退役士兵自主创业等各类群体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零就业”家庭解困活动,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加强劳动保护,健全劳动保障体制和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继续巩固社会保障成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无地农民基本保障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制度。
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群众的消费能力。落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增强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协调发展。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的监管,重点解决好教育、医疗乱收费的问题,采取措施将商品房价格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提高应对各类社会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2007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市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以更加旺盛的斗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为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努力奋斗!